(资料图)
春夏之交,平定县东回镇西峪掌村的梨树进入生长关键期。这几天,村民岳峰元去地里的次数更频繁了。梨树园里,他一边念口诀,一边给梨树剪枝:“控制中心干,过强及时‘换头’。控制竞争枝,适当疏剪、强度短截。培养外侧枝,整体扩大树冠。”
“原先种庄稼,咱光知道出力气,不知道技术的重要性。这些年,村里发展玉露香梨种植产业,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的专家一次次来村里指导,把技术教给大家。如今,种梨树,咱也成了‘田秀才’。”岳峰元说。
岳峰元所在的西峪掌村是个脱贫村。多年前,村里引进“中国梨王”发展玉露香梨种植产业,推进脱贫攻坚。然而,在最初的种植过程中,由于管理不到位、技术不佳等原因,梨树生长较为缓慢,有时还会出现病虫害。
意识到这一问题,西峪掌村与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签订智库技术合作协议,由对方派专家定期到村里指导,为村民讲解梨树种植技巧——剪枝要注意些啥、肥料的配比有什么讲究、“倒春寒”怎样预防……
“刚开始,俺们按照种庄稼的那一套老办法种梨树,比起现在的新技术,效果差了不少。”岳峰元说,“就拿给梨树树干涂白来说,不用说我,全村人都没涂过。现在,俺们在专家的指导下,春天剪枝、拉枝,夏天疏果、套袋,秋天防虫,冬天涂白,可以说样样会干。”
“全村学习梨树种植技术的人不少。老岳肯学又勤快,他伺候的那片梨树,长得格外好。”西峪掌村党支部书记、村委会主任岳利庆笑着说。
当前,正是给梨树剪枝、拉枝的时期。岳峰元拿起一块石头,放在地上确定好位置。紧接着,他从口袋里掏出一根宽扁的白色塑料绳绑在石头上,随后把绳子另一端绑在拉低的树枝上。“别看就这小小的动作,技术含量可不少。”岳峰元说,“过去拉枝,俺们通常先拴好树枝再定位,这样做容易把树枝勒得太紧,拉枝效果并不好。同样的动作,顺序换一下,效果就截然不同了。”
付出才有回报。岳峰元精心照顾梨树,一棵棵梨树也没有让他失望。2021年开始,每逢秋天,西峪掌村这道山沟沟里总能飘出梨香。一个个拳头大的玉露香梨挂满枝头,淡淡的果香萦绕园中。
每每谈到收获,岳峰元脸上总是挂着笑容:“村里靠玉露香梨产业脱了贫,要想过上更好的日子,咱还得再加把劲儿。”
标签:
X 关闭
X 关闭